详情介绍
1. 合理配置自动填充设置:打开Chrome浏览器,点击右上角的三个点,选择“设置”,在左侧菜单中点击“自动填充”或“自动填充和密码”,根据个人需求,可选择启用或禁用特定类型的自动填充,如地址、密码、付款方法等。若不希望使用任何自动填充功能,可取消勾选“启用自动填充”。
2. 限制访问权限:在`chrome://settings/privacy`页面,找到“自动填充”选项,勾选“需要设备解锁才能查看”。这样可确保他人无法在未登录系统时直接查看敏感信息。
3. 定期清理不再需要的数据:在“自动填充”设置页面,可分别查看“姓名”“地址”“电话号码”“电子邮件地址”等各类自动填充数据的列表。若发现某些数据不再需要或可能存在隐私风险,可点击相应数据项右侧的三个点(更多选项)按钮,然后选择“删除”,将其从自动填充列表中移除。
4. 避免在公共设备上保存敏感信息:公共电脑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,建议不要在这些设备上启用密码保存功能。如果必须使用,在使用后务必清除相关数据。
5. 使用强密码:无论是否使用自动填充功能,都应尽量使用复杂且唯一的强密码来保护账户安全。避免使用易猜的密码,如生日、电话号码等。
6. 利用组策略强制规则(适用于企业用户):通过域控服务器打开`gpedit.msc`,导航至“用户配置→管理模板→Google Chrome→自动填充”。启用“禁止导出密码”策略,并将“数据加密算法”设置为AES-256。同时禁用“允许第三方应用访问”选项,以阻断插件或脚本读取数据。
7. 脚本自动化清理:使用PowerShell脚本定时清除过期数据。将脚本添加到任务计划程序,每月1日自动执行,删除30天未更新的自动填充数据。